足三里艾灸貴。如果能做到經常艾灸,長期堅持不懈,就能達到強身健體,延年益壽的效果。
艾灸一直是我國傳統(tǒng)的治療方法。受到比較注重養(yǎng)生的人的推崇。今天,邊肖推薦一篇關于艾灸保健的文章。讓我們來看看。
《海上靈樞》云:“嫁于十二經脈者,屬五臟六腑,外絡于四肢?!薄鹅`樞·本藏》云:“者為經脈,故為氣血陰陽,益筋骨?!边@些原文清楚地解釋了人之所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,是因為經絡縱橫交錯,出入表里,貫穿上下,互聯五臟六腑,延伸到皮膚和肌肉。如果經絡之間沒有這種溝通和聯系,人體的組織器官又怎么可能得到滋養(yǎng)呢?人體的氣血是有流通價值的,這樣臟腑才能互通,陰和楊燦才能互通。氣血不流通,臟腑之間的各種聯系就會受阻,就會發(fā)生疾病。
其實艾灸是在中國傳播的。唐代名醫(yī)孫思邈寫道:“欲安其事,不做三里?!北硎咀闳镅ㄊ冀K保持濕潤,即經常艾灸足三里穴。久而久之,穴位處出現小水泡、結痂,形成疤痕,有強身健體、延年益壽的作用。今天所說的“疤痕灸”,是古人在長期實踐中獲得的經驗總結。我在孫思邈的生活中經常使用這種方法。老了還能看得見,聽得見,精神頭很高。我會活到一百歲。歷代許多中醫(yī)也把艾灸保健作為人生大事,定期施灸。所以,要想身體健康,經常艾灸足三里。
【/h/】針灸通過刺激經絡穴位,調節(jié)臟腑生理功能,促進氣血運行,調整人體神經內分泌系統(tǒng),使人體各項機能得到充分發(fā)揮,抗病能力自然會提高,感冒和各種疾病的發(fā)病可能性也會降低,從而達到進補的目的。而且針灸進補不受年齡限制。
臨床研究表明,針刺足三里可使食管疾病患者的食管腔變寬,解除痙攣;對于胃腸疾病患者,可對胃腸功能起到良性雙向調節(jié)作用。此外,還發(fā)現針刺足三里可以調節(jié)免疫,增強抗病能力。
足三里是“足陽明胃經”的重要穴位,位于外側膝下三寸,脛前嵴外一橫指處。古今大量針灸臨床實踐證明,足三里是防治多種疾病、強身健體的重要穴位。具有調理脾胃、補中益氣、疏通經絡、祛風除濕、扶正祛邪的作用?,F代醫(yī)學研究證明,刺激足三里可以調節(jié)胃腸蠕動和胃酸分泌,增加白細胞數量并增強其吞噬功能,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。長期艾灸足三里還能降低血脂和血液粘度,預防動脈硬化和中風。
將艾絨(即去掉艾條的包裝紙)擠成麥?;螯S豆大小的錐形艾炷,放在穴位上,點上香。當艾炷快要燃盡,你的皮膚感覺很熱的時候,趕緊壓出來。同時用左手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在穴位周圍按摩,緩解疼痛。每次3 ~ 5強。只要多灸幾次,灸完就不會覺得太痛了。第一次艾灸后,皮膚會變黑,局部變硬結痂。下次再施灸硬痂。如果有水泡,可以按壓排出液體后再艾灸;如果結痂脫落,可以用敷料覆蓋,結痂后再艾灸。這種方法就是“疤痕灸”,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。涂抹時要注意消毒,保持局部干燥清潔,防止感染。此外,還可以用“艾條灸”法點燃艾條(藥店有售),將燃燒器對準足三里穴,每次間隔10 ~ 15分鐘,待皮膚感覺溫熱即可。還有一種簡單的刺激方法,就是用大拇指按壓穴位,可以加揉,直到局部感到酸痛、發(fā)熱為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