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艾灸治療肩周炎時,可用艾條灸巨虛穴、大腸俞各15分鐘左右。之所以要去除巨虛,是因為這個穴位不僅是胃經上的穴位,也是手太陽小腸經上的穴位。
不少人經常會出現脖子、肩膀、手臂酸痛,有時候還感覺后背肩胛骨部位,像背了一塊大石頭一樣沉重,并且時常感覺心悸,這是怎么一回事呢?實際上,這是患上了肩周炎的征兆。有句俗話說:;五十肩,六十膝,人到七十更無力;,以前的肩周炎好發(fā)于50歲以上的的女性,所以都叫五十肩,也就是人到了五十歲左右才會出現肩周炎。但現在肩周炎的發(fā)病率越來越低齡化了,即便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,說起肩周炎來,也都是心有戚戚嫣,會圍在一起傾訴說肩膀酸,肌肉疼痛,后背不對勁……隱隱約約流露出一股;我就有肩周炎;的味道。 實際上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容易患上的肩周炎的原因,多是受寒有關。因為現代人有一特點,特別嗜陰貪涼,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是:打完球以后,冰水、冷飲就著瓶嘴仰頭一灌,冰啤酒一瓶接一瓶的喝。并且空調房里一呆就是一天。為什么現在有那么多的人得過敏性鼻炎、過敏性哮喘,其實就是這么沒有節(jié)奏、沒有節(jié)制的吃冷飲,貪涼快給呆出來的毛病。傳統(tǒng)中醫(yī)認為,肩周炎形成的原因: 1,內寒濕傷胃腸,外寒濕造成直接於阻; 2,久坐。 要斷根后不復發(fā)做好3點: 1,伏案工作1個小時后,活動肩頸腰腿; 2,忌寒性食物;忌吹空調。 3,堅持艾灸。 《黃帝內經》里有一句話叫;形寒飲冷則傷肺;。意思是說你身體受涼了,還老喝冷飲。這個冷飲喝到胃里后,就得靠你的胃的熱乎勁,把這個冷飲溫到跟人的體溫36.5℃一樣。這就需要消耗你的能量,日積月累,胃當然會受不了。肺胃相關,肺自然也受不了。
實際上不僅僅是肺和胃,時間長后,寒濕之氣也會在腸道內聚集,腸道同樣也會受不了。中醫(yī)對寒邪特性的描述是;寒性收引;,腸道寒邪過重,會導致血管、經絡收縮,影響氣血的運行。而手太陽小腸經和手陽明大腸經正好從肩周經過,小腸經在肩背部繞一圈再上頭,體內腸道寒濕過重,直接導致這兩條經脈的不暢通(肩周炎內因),如果肩背部再受風寒襲擊(肩周炎外因),就會經進一步加重,導致這兩條經脈的不通,肩背部就會出現疼痛。這只是初期,患者肩關節(jié)雖然疼痛,但活動自如;如果病情遷延,局部長期經脈不暢,會導致肌肉粘連,最終形成肩周炎(肩凝證),關節(jié)活動就會受限,這就是肩周炎形成的原因。 對于肩周炎的治療,相關的資料很多,許多患者也常常拿來給我看。有人說,理療效果好,有人說,按摩很有效;有人說,某某私人診所有貼膏藥的;有人說,我什么辦法都用了,一點兒效果都沒有。那么,什么辦法能夠治療肩周炎呢?
有句話叫;肩胛上,肩胛下,針不及,藥不達。什么意思呢,就是說由于肩部穴位都比較深,所以治療肩周疾病時候,用針灸、按摩和外敷藥,效果都不太好。這個時候怎么辦?《醫(yī)學入門》中有句話叫:;藥之不及,針之不到,必須灸之;。所以用艾灸的方法治療肩周炎,效果最好。因為根據寒則溫之的原理,用艾灸的方法去;溫;肩頸部位,有利于祛除寒氣,實際上,靠艾絨燃燒時發(fā)熱來疏通經絡說是艾灸的功能之一。但這不是灸法的全部,嚴格來講只是很小一部分,否則電吹風吹頭發(fā)都是在灸了。傳說艾灸的力道可以穿透皮膚然后循經脈;竄行;,所以其藥力不但可以達到很深的部位,還很廣。所以對于像肩關節(jié)這類穴位藏得很深的部位,用艾灸的方法來進行治療,其治療效果與點穴按摩、針灸治療完全不能同日而語的。 用艾灸治療肩周炎時,可用艾條灸下巨虛穴及大腸俞各15分鐘左右。之所以要取下巨虛,是因為這個穴位不僅是胃經上的穴位,同時是手太陽小腸經合穴的緣故,因為小腸經脈;出肩解、繞肩胛、交肩上;,而胃經又是提條多氣多血的經絡,所以艾灸下巨虛,不但可為小腸經補充氣血能量,還有調和氣血、舒筋活絡的作用,所以對肩周炎、肩扭傷、挫傷等原因引起的肩痛,止痛效果顯著。 我們知道,大腸經也是沿肩偱行的,而大腸俞是大腸經開設在膀胱經上的排污管道口。把這個排污道口疏通了,肩周疾病自然也就得以緩解了。 灸完這兩個穴位,接下來要灸到的部位,就是;藥之不及,針之不到;的肩關節(jié)部位了。艾灸肩關節(jié)部位時,不必拘禮于灸哪一個穴位,而應該選取最痛點來進行灸治。灸肩膀上的痛點時,可貼上生姜片,用3~4跟艾條上下來回熏灸。熏10~20分鐘左右,再讓患者將脖子抬高,繼續(xù)尋找新的痛點一一灸治,肩部很快就能活動自如了。 最后兩點告誡大家兩點:首先,從飲食上避免貪涼陰冷,多吃溫性的食物,已發(fā)病的患者,可以用艾葉8克、生姜30克煎水后,加紅糖適量內服,服用一周左右,將腸道寒濕除掉。 其次腸道寒濕重的人群,睡覺時一定要注意肩背部的保暖,如果不小心受涼,引起肩周、肩背部疼痛,應及時按照關注將象和艾灸上面的艾灸方法進行灸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