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灸有神奇的功效,尤其是艾灸,有獨特的功效,但是普及的太晚了。我想介紹一下我的經驗和對新人的希望。
艾灸已有上千年的歷史,歷代醫(yī)學家留下了許多著作和大量的病例。經國內外現代醫(yī)學科學實驗證明,科學、內涵深刻、有理論、有基礎,非常適合人們預防和治療疾病。
慢性病的預防和治療
艾灸有奇效。
艾灸的最大特點是長期對某些經絡穴位進行艾灸,可以改變血液成分,調節(jié)內分泌,增強臟腑功能,提高免疫力,使人體生理病理得到良性改善,從而治療各種疾病,尤其是許多疑難雜癥。在保健方面,能激活丘腦-垂體-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軸,起到免疫和抗衰老的作用,無毒副作用。
疑難病也叫專病,古稱怪病、怪病?!饵S帝內經》中有怪病理論,《病源病證論》中也有論述。金元時期,朱震亨撰寫了《怪單》,記載了71種怪病。20世紀90年代,王鳳岐編輯了《中國名醫(yī)特效集成》,收集了385種疾病。這些類似于西醫(yī)的罕見病,一般稱為疑難雜癥。根據美國人的統(tǒng)計,大約有5000種疾病,其中只有200種可以通過藥物治愈,其余4800種是無法治愈的,1200萬人正在遭受這些疾病的折磨。
我們所說的難治性疾病只是在個人愚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,我們認為這些疾病是難治的,中西醫(yī)都沒有特效療法。
其實對于這些疾病,艾灸是可以作為主治或輔治的,如病毒性乙型肝炎、慢性腎炎、尿毒癥、慢性氣管炎、哮喘、肺結核、小兒肺門淋巴結腫大、慢性結腸炎、橋本甲狀腺炎、癌癥、白血病、系統(tǒng)性紅斑狼瘡、硬皮病、艾滋病、普通感冒以及一切慢性虛寒虛寒癥都是艾灸的適應癥。
什么是慢性???
其實慢性病就是生活方式導致的疾病。經過半年的治療,這種病得不到很好的恢復,需要長期治療。實驗研究證明,艾灸具有抗炎和免疫作用,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(jié)炎、強直性脊柱炎、出血熱等。作者提出這些疾病的防治都有文獻記載,有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,并有旁證可查。但是艾灸在臨床上很少使用,也沒有被很多人廣泛認識,導致很多應該通過艾灸來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。這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。
經現代醫(yī)學檢查確診后,根據中醫(yī)臟腑經絡辨證,按經絡或局部、樞椎、羅原、下合穴的配方取穴。
常見病取穴
乙型病毒性肝炎
主要穴位:肝俞、脾俞、足三里。
穴位:奇門、太沖、內關。
慢性腎炎(尿毒癥)
主要穴位:腎俞、脾俞、命門、大椎、關元。
穴位:三陰交、水水、足三里、朱濱、三焦俞。
慢性氣管炎
主要穴位:舒菲、中福、足三里、鐘山。
穴位:豐隆、大魚際。
哮喘
主要穴位:定川、大椎、舒菲、鐘山、足三里。
穴位:豐隆、中脘、內關。
肺結核
主要穴位:舒菲、高俞、足三里、脾俞。
穴位:中府、豐隆、大椎、曲池。
肺門淋巴結核
要點:沈竹、舒菲(或僅艾灸沈竹)
穴位:中脘、足三里。
慢性結腸炎
要點:皮樹、大腸樹、舒天。
穴位:足三里、上巨虛。
慢性甲狀腺炎
主要穴位:任瑩、大椎、足三里。
穴位:合谷、中脘。
食道癌
要領:在胸腹病變正上方對應體表取穴,或在敏感點取穴。
腧穴:病變相應位置的背部或體柱、靈臺、腹部、中脘、足三里、內關等穴位。這種艾灸方法也可用于治療其他腫瘤。
白血病
主要景點:舒歌(薛輝)、大椎、官園。
穴位:足三里、中脘、曲池。
紅斑狼瘡
主要穴位:大椎、關元、足三里、雪海。
穴位:中脘、內關、三陰交、陰陵泉、百會、風池。
系統(tǒng)性硬皮病
主要穴位:大椎、腎俞、足三里、舒菲。
穴位:關元、中脘。
獲得性免疫缺乏綜合癥
主要穴位:大椎、肝俞、舒菲、脾俞、腎俞、關元。
穴位:中脘、內關、足三里、舒天、大腸俞。
經常感冒
主要穴位:風門、舒菲、大椎、關元。
穴位:足三里、外關穴。
類風濕性關節(jié)炎
主要穴位:大竹(骨會)、大椎、腎俞、命門。
穴位:關元、中脘、足三里、絕骨(髓會)。
強直性脊柱炎
主要穴位:大椎、沈竹、靈臺、華佗夾脊穴兩側病灶。多點艾灸無傷大雅,艾灸可久施。
穴位:腎俞穴、厥陰穴、太溪穴、三陰交穴。
保健灸
可以選擇足三里、大椎、中脘、神闕、關元、三陰交,選擇1-2個穴位?;蛘邌尉淖闳镉泻芎玫慕∩硇Ч?。孩子可以單獨服用體柱穴,可以促進發(fā)育,強身健體。保健艾灸每次只持續(xù)幾分鐘,不痛苦,經濟實惠。如果長期艾灸,可以預防疾病,提高免疫力,延年益壽。
![](http://bm.damiseo.cn/15929/m.qltckj.cn/dami/╬ó╨┼═╝╞?_20220602083424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