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多為陽氣虛弱,陰血不足的女性多為氣虛。因為“氣為血之帥”,血虛者往往氣虛,補血者也需要補氣。
中醫(yī)認為,無論是保健養(yǎng)生,還是治病療疾,要想獲得比較滿意的保健治療效果,最關鍵地就是要了解個人體質(zhì),然后有針對性地下方用藥,艾灸也是如此。古人認為,女性最典型的體質(zhì)包括氣虛、氣郁、濕熱、痰濕、血瘀五種類型。氣虛體質(zhì) 女性陽氣大多比較虛弱,陰血不足的女性大多氣也不足。因為;氣為血之帥;,血虛者多兼有氣虛,補血者也需補氣。氣虛體質(zhì)的女性,時常有面白無華、氣短懶言、頭暈耳鳴、手腳不溫、畏寒怕冷、食欲差、易疲乏、易出汗、易感冒、白帶清稀如水、月經(jīng)量少色談,舌體胖大、甚至舌邊有齒印等臨床表現(xiàn)。 灸療時,應著重灸大椎、足三里、氣海、膻中、關元等穴,以益氣健脾。 氣虛體質(zhì)溫灸技法: 主穴:大椎穴、足三里穴、氣海穴 灸法:溫和灸。每穴10~20分鐘,每周三次 氣郁體質(zhì) 氣郁體質(zhì)的女性經(jīng)常會莫名其妙地嘆氣,對別人的態(tài)度非常敏感、愛生悶氣、常常感到郁悶。工作壓力較大、感情生活不順的女性容易為氣郁體質(zhì),這一類女性易患神經(jīng)衰弱、失眠、偏頭痛、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等病癥。
此類女性應多灸膻中、肩井、太沖、足三里、陽陵泉等穴,以行氣解郁。 氣郁體質(zhì)溫灸技法: 主穴:膻中穴、肩井穴、太沖穴 灸法:溫和灸,每穴10~20分鐘。每周三次 濕熱體質(zhì) 很多愛美的女性苦惱自己臉上油膩、長痤瘡、口氣不清新,身體有異味,但是找不到根治的方法,其實這些困擾女性的;面子'問題,往往是由于體質(zhì)造成的。 對于這類女性,可灸上巨虛、下巨虛、曲池、陰陵泉、三陰交等穴,以清熱利濕。 濕熱體質(zhì)溫灸技法: 主穴:上巨虛穴、下巨虛穴、曲池穴、陰陵泉穴 灸法:雀啄灸,每穴15~20分鐘。每周三次 痰濕體質(zhì) 痰濕體質(zhì)的女性,往往腹部肉多,臉上容易冒油、愛出汗、不愛喝水,在陰天或潮濕的環(huán)境中會感到喘不上氣。 痰濕體質(zhì)的女性,要多灸中脘、脾腧、陽陵泉、豐隆、梁門等穴,以化痰除濕、降脂減肥。 痰濕體質(zhì)溫灸技法: 主穴:中脘穴、脾腧穴、胃腧穴 灸法:溫和灸,每穴15~20分鐘。每周三次。 血瘀體質(zhì) 女性;以血為本;,但血屬陰液須得氣而行,若是體內(nèi)陽氣不足或氣機阻滯,即可導致血瘀。一般來說長時間的氣血不足,血液運行遲緩;或跌打損傷,血瘀沒有清除;或情緒失控,容易發(fā)怒;或由于身體衰老,氣血運行不暢,都可能造成血瘀體質(zhì)。 此類體質(zhì)女性須灸百會、合谷、太沖、氣海、中級、血海、涌泉穴等,以行氣活血。 血瘀體質(zhì)溫灸技法: 主穴:百會穴、合谷穴、太沖穴 灸法:溫和灸,每穴15~20分鐘。每周三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