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艾灸的朋友問我艾灸的順序,這里簡單說一下。但是有話要說。我們每天艾灸的時候,還是要根據(jù)個人的情況來治療,因人而異。
1、避免著涼! 關于艾灸時吹空調。很多灸友問艾灸時能開空調嗎?我們認為適度的溫度是可以的,畢竟馬上就到炎炎夏日,酷暑難捱,如果艾灸要是一點空調也不開的話也是受不了的,須知過猶不及,小心上火甚至中暑!但在空調房內(nèi)艾灸,也要注意通風,避免在空調出風口艾灸,艾灸后也不要讓艾灸過的部位受涼吹冷風。 關于灸后洗手、洗澡時間。 很多灸友問,艾灸后是否可以馬上洗澡?我們也是通過實踐才知道答案的,如果是熱水,艾灸后馬上洗澡其實也沒什么大問題的,但是最好再等30-60分鐘后再洗,這時經(jīng)絡處于調整狀態(tài),熱度也逐漸地揮發(fā)和利用,此時在用熱水洗澡是沒錯的。 艾灸后如果先馬上洗手,希望你用熱水,高于體溫的,50度左右即可。如果不是風濕類疾病,寒性疾病,產(chǎn)后風疾病,灸后30分鐘可以著涼水,但是,原則上不要急于用冷水。另外有些專家說艾灸后要過24個小時才能洗澡,否則就艾灸就白做了的說法,恕我們不能認同。 2、關于艾灸時間! 很多人非常關心施灸的時間問題,也有些灸友看了些子午流注等資料,半懂不懂,搞的自己稀里糊涂。理論上說,一般早上、中午陽氣上升充盈,艾灸有助于更好的增強人體陽氣。
若沒有時間的話,亦可中午和晚上,不用過多拘泥,只要是有一段穩(wěn)定的空閑時間就可以艾灸,唯一要注意就是,睡眠不好的人晚上不宜艾灸,最好是九點前要結束艾灸。 艾灸時間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灸量能否達到充足、飽和,就像燒開水一樣,火是不是能持續(xù)的燃燒,才是決定水能否燒開的關鍵! (1)腰背、腹部施灸,灸量可以稍微多一點,30-40分鐘甚至更多,但一般不超過一個小時; (2)頭頸部、四肢施灸,灸量宜少,15-20分鐘; (3)青壯年施灸壯數(shù)可多,時間宜長; (4)老人、小兒施灸壯數(shù)應少,時間宜短,尤其是小兒,依孩子大小為定,5-15分鐘左右。 3、關于艾煙! 艾灸離開了艾煙就不叫艾灸了!內(nèi)徑上講,煙熏火灼謂之灸,艾煙不僅可以殺滅空氣中的細菌和病毒,還可以凈化空氣,皮膚吸收可以活血化瘀消炎去腫,因此不要排斥艾煙!
艾煙中含有抗氧化物質,這些物質附著在穴位處的皮膚上,通過灸熱滲透到體內(nèi)可以清除體內(nèi)自由基,施灸局部皮膚中過氧化脂顯著減少。這個研究解釋了為什么灸法仍以熱與煙結合的效應最佳的結論。 艾煙在古代也常被應用,葛洪在《肘后備急方》中提到:;斷瘟疫病令不相染,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,各一壯,佳也。;這是利用了艾煙抗菌抗病毒的作用,我們現(xiàn)在常用的艾灸坐熏也是利用的這一點。 據(jù)《麥粒灸傳薪集》記載:;將艾熱與艾煙分離開,單獨測試療效,結論是:熱與煙均為艾灸中的有效因素,灸法仍以熱與煙結合的效應最佳,其次是有熱無煙,再次是有煙無熱。;說明的是,艾煙有益。 但是,艾煙可不是越多越好!作為一個保健艾灸師,我們既不會為了利益而大肆鼓吹艾煙的益處,也不會忽略艾煙的害處!曾經(jīng)聽到有人這樣說:;艾煙完全無害,多吸些有助清肺。;出現(xiàn)這樣的說法只有兩種可能,要么是被別人忽悠了,要么是準備忽悠別人。 艾煙及揮發(fā)油中的一些成分,對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有副作用,大量吸入會引起癲癇樣的驚厥。艾燃燒過程中產(chǎn)生焦油等物質,過量會對人體產(chǎn)生不利的影響。所以讓我們辯證的看待艾煙! 4、艾灸順序! 許多灸友問我艾灸的先后順序,這里就簡單說一下??捎芯湓捯f在前頭,我們?nèi)粘J┚牡臅r候,還是要根據(jù)個人的情況,因人而異,因病制宜。 一般來說,幾個穴位同時艾灸的效果往往更好,而且可以節(jié)省時間,但是如果沒有這么多灸器的話,就可以按照以下的順序來艾灸:
艾灸順序
先灸陽經(jīng),后灸陰經(jīng);先灸背部,后灸腹部;;先陽后陰,從陽引陰,避免內(nèi)火亢盛。 先灸上部,后灸下部;先灸頭部,后灸四肢;;避免面部哄熱、咽干口燥等不適之感。 灸量先少后多;;主要是使艾柱的火力由弱增強,以使人能易于接受。 前面已經(jīng)說了,這里在強調一遍!灸量是關鍵,所以你想要治好病的話,灸量就不能少了,但是也不能一上來就大灸特灸,應該循序漸進增加灸量,先用小艾柱灸起,逐漸更換大艾柱;先灸短時間,再逐漸加長時間。 5、備孕女性須知! 如果你想懷孕,剛剛灸后就馬上同房,這時的子宮和輸卵管的環(huán)境還很熱,不利于精子的存活。最好灸后24-48小時候你在同房,這個時候,子宮和輸卵管的環(huán)境已經(jīng)適合精子的著床和存活生存。當然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。有些男性精子成活率很高,往往環(huán)境不利也能生根發(fā)芽,而有的種子質量不高,即使放在寬松的,高質量的土地里照樣長不出好莊稼。灸后調養(yǎng)口訣:灸后風寒須謹避,七情莫過慎起居,切忌生冷醇厚味,惟食素淡最適宜。 此外,懷孕后要注意,孕婦的腹部和小腹部不宜施灸! 6、其它艾灸常識! (1)施灸前根據(jù)患者的體質和病情,選用合適的灸療之法。 (2)保持良好的情志狀態(tài)。大悲,大喜,大怒,這樣情緒不穩(wěn)定,會影響經(jīng)絡經(jīng)氣的運行,艾灸的效果會打折扣。 (3)關于饑飽。太饑餓太飽都不適合艾灸,尤其是患有胃腸疾病的人,更應該注意這些。 (4)姜蒜要新鮮。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,那么一定要鮮姜和鮮蒜,保持新鮮。 (5)顏面部,心區(qū),大血管部和肌腱處不可用瘢痕灸,禁灸或慎灸穴位應慎用。 (6)對于昏迷、局部知覺遲鈍或知覺消失的患者,注意勿灸過量,避免過分灼傷,引起不良后果。尤其對老人、小兒患者更應如此。 (7)施艾灸時,要注意防止艾火脫落灼傷患者或燒壞患者衣服和診室被褥等物。 (8)關于水泡的處理: 溫和灸出現(xiàn)水泡,如水泡不大,可用龍膽紫藥水擦,并不要抓破,一般數(shù)日后即可吸收自愈。
如水泡過大,宜用消毒針具,如一次性注射器,引出水泡內(nèi)液,外用消毒敷料(如艾灰)保護,也可在數(shù)日內(nèi)痊愈。